1.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要遵循多方参与原则、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原则、高效集约原则与党政监督原则。
正确
错误
2.在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家庭模式开始由传统的复合式家庭逐渐向核心家庭转变,加上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导致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
错误
正确
3.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地域要素、经济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等。
错误
正确
4.社区“陌生人社会”的特点使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加之公民意识发育不成熟,使其缺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和能力,社区参与不足成为社区建设面临的瓶颈,也是社区建设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之一。
错误
正确
5.社区文化是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错误
正确
6.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突破科层制行政思维与竞争性逐利心理,提倡各方自愿平等参与,达成协同共识,促进集体行动,优化绩效评估,共担合作责任。
错误
正确
7.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制度建设。
正确
错误
8.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集中在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干休所等养老机构居住养老。
正确
错误
9.社区治理体制,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即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社区治理的权责体系、社区治理的法律体系和社区治理的人员体系。
正确
错误
10.社区治理的内容和客体是广泛而不断变化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未来的,有眼前的。一般来说社区治理的客体和内容包括: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资产、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等。
错误
正确
11.“熟人社会”的特征( )。
社会关系密切
社会关顾度低
行为方式互动化
熟人关系网络化
12.社区建设概念所需要的要素有( )。
方法程序
资源主体
组织保证
参与主体
13.社区养老服务包括三种方式( )。
机构养老
旅居养老
居家养老
家庭养老
14.社区文化的( ),使社区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主人翁意识。
教育性
知识性
娱乐性
艺术性
15.社区“两委”是社区自治的组织载体,“两委”是( )。
党委
纪委
业主委员会
居(村)民委员会
16.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开发素材。从社区教育的属性和功能上看,社区教育内容选择应受( )因素制约。
社区教育的时间安排
社区教育的目的
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
社区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
17.社区治理的客体和内容包括:( )社区教育。
社区文化
社区环境
社区治安
社区资产
18.社区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和资源这五个方面。
组织者
社区教育内容
居民
社区
19.社区治理的主体是社区利益相关者,即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包括( )居民等。
驻社区单位
社会中介组织
党政组织
社区自治组织
20.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原则有:( )。
高效集约原则
多方参与原则
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原则
党政监督原则
21.( )不属于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
历史文化
物质文化
象征文化
22.社区智慧依托云技术进行数据储存、分析计算、安全保障,加强政府决策与治理的前瞻性、谋划性和( )。
可操作性
整体性
可控制性
计划性
23.( )是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居委会
物业公司
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民
24.( )是在单位制解体后开始逐渐形成的居民自治单位。
社区
社会组织
党组织
单位
25.( )不是社区居民的价值观。
生活观
世界观
平等观
义利观
26.加强社区建设是( )的共同责任。
全社会
政府
个人
基层党组织
27.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在组织结构上实行( )。
政教合一
政经合一
政社合一
经社合一
28.企业、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甚至于个人,它们与同政府机构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协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使得过去政府的社区管理趋向于社区治理。这体现了社区治理主体的( )。
一元化
法治性
多元化
强制性
29.( )在《乡土中国》著作中里提出了“熟人社会”的观点。
费孝通
威廉·富特·怀特
吉尔·格兰特
大卫·沃尔特斯
30.单位制制度下,国家控制资源通过( )来实现。
社会组织
个人
基层政府
单位
31.社区精神环境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
社区与政府关系
邻里关系
人际关系
社区风尚
32.( )是指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有关技能以及文化娱乐能力等,社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社区教育的要素
社区教育效果
社区教育组织方式
33.当前,以( )进入社区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化
工业化
34.社区文化是以( )为纽带的。
隶属关系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亲缘关系
35.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不能通过培育社区成员的( )发挥。
批判力
认同感
凝聚力
归属感
36.社区文化的基本作用是( )。
宣传教育广大社区居民
培育社区发展的内生性力量
提高社区文化的和谐性
提高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感
37.( )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城市最有特色的组织制度。
社区制
单位制
社团制
街居制
38.( )就是为了克服治理失灵而进行的对自我管理的管理。
公共治理
元治理
整体性治理
智慧治理
39.社区管理的作用不包括( )。
稳定作用
凝聚作用
组织作用
平衡作用
40.社区服务必须以( )的服务为重点,在特殊人群服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兼顾广大社区居民的服务需要。
一般居民
全体居民
特殊群体
部分居民
41.社区文化的主导作用是( )。
提高社区文化的和谐性
协调社区间的各种关系
提高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感
培育社区发展的内生性力量
42.社区教育效果评估要在明确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的基础上,参考评估指标,采用合适的( )进行。
评估依据
评估效果
评估方法
评估目的
43.社会的基本单元的是( )。
社区
国家
企业
家庭
44.从社区文化建设情况来看,( )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服务体系的完善
打击犯罪
环境的美化
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45.党的( )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十七大
十九大
十八大
二十大
46.( )年,我国城市基层组织管理的街居体制初步确立。
1956
1966
1986
1976
47.要加强社区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建设,适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要实现管理重心的( )。
不变
上移
下移
平衡
48.( )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
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主任
物业公司
物业经理
49.( )是我国城市覆盖面最广,最普遍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业主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街道办事处
业主大会
50.( )在社区服务中居于主导地位。
政府
公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