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我国实行的是“( )”的原则。
双重领导、分级负责
双重负责、分级领导
双重领导、分级管理
双重负责、分级管理
2.有些非营利组织又拿其业务主管部门作为“保护伞”寻求庇护,扮演“( )”角色,从市场中获取不当利益。
二政府
一政府
三政府
准政府
3.( )是指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
信度
公信力
效度
权威力
4.“( )”的特点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没有明确的公共责任,即非营利组织的存在缺乏公共责任的问题。
志愿性
公益性
非政府性
组织性
5.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源于社会需要而不是政府需要,它是政府的“( )”而不是“代理”,它们之间是平等的法人关系。
协商者
伙伴
合作者
委托人
6.战略的概念最初来源于( )领域。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7.( )是非营利组织实施战略管理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目标定位
战略规划
战略组织
战略决策
8.( )是决定非营利组织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也是内部环境分析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能力
募集资金的能力
学习能力
资源获取能力
9.(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根据战略议题,提出处理战略议程中的每个议题的具体行动方案。
制定战略计划与策略
规划战略计划与策略
决定战略计划
制定目标
10.( )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最根本的属性。
社会性
自愿性
公共性
非营利性
11.治理理论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蓬勃发展的。
是
否
12.从公共财政的角度上看,治理理论是一种政治策略。
是
否
13.促使治理理论的发展的第二个原因是“企业再造”运动的兴起。
是
否
14.全球化导致了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部分的由政府向非政府转移。
是
否
15.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竞争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权力关系和管理规则。
是
否
16.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把行政组织看作是一个静态的、不受外在环境因素、尤其是政治影响的组织实体。
是
否
17.契约观念要求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并不是以权威的身份,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去与其他团体或公民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是
否
18.治理理论对效率的强调不仅仅局限于管理效率,同时还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
是
否
19.市场调节所实现的经济平衡是一种通过事后调节和分散决策所完成的平衡,它往往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会产生周期性的政治与经济矛盾的失衡。
是
否
20.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可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是
否
21.当代公民社会的特点有:( )。
人本主义
多元主义
公开性和开放性
法治原则和契约精神
22.公民社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 )。
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前提
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非营利组织既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实体,也是公民社会文化价值特征的主要传播者和倡导者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有利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23.治理的特征,即( )。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互动性治理
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
自治性治理
24.契约精神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
自愿原则
公平性
一致同意
责任性
25.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 )。
民间捐赠
服务收费
募集资金
政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