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环境中排放且非连续的扩散过程,而且不能由一般的污水处理方法获得水质改善的排污源是( )。
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
内源污染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
2.地表高差越小,河道纵坡比就越( ),河流流速越慢,河道排洪越困难。
小
大
高
不确定
3.我国城市中较为常见的调水建筑物有( )。
橡胶坝和节制闸
节制闸、翻板坝
橡胶坝、溢流坝
翻板坝、溢流坝
4.( )是湖泊水库水域主体,生长着多种水生高等植物。
浮游区
湖滨带
底栖区
深水区
5.城市水系规划布局应注重恢复水系的自然形态和自然景观,特别是( )。
恢复河道纵向的蜿蜒性和河道断面的多样性
河流的渠道化和园林化
恢复河道纵向的蜿蜒性和河流的渠道化
恢复河道断面的多样性和园林化
6.( )是当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基本原理是在一级强化的基础上,以颗粒状填料及其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为主要处理介质,反应器内存在好氧、缺氧区域,可同步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达到脱氮的目的。
曝气生物滤池
氧化沟
A/O法
AB法
7.城市水生态系统属于( )生态系统。
淡水
湿地
海洋
农田
8.( )是应用最早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它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的效率高,但不能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氮、磷的去除要求。
传统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两段活性污泥法
A2/O法
9.( )的核心是将植物种植到水体水面上,利用植物的生长从污染水体中吸收利用大量污染物,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等。
生物浮床净化技术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生物操纵技术控藻
曝气增氧技术
1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属于( )。
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内源污染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
11.城市河湖水景观规划应以河流的( )为主,按照( )原则,发掘河流自身的美学价值。
自然景观,自然化
人造景观,自然化
人造景观,社会化
自然景观,社会化
12.( )被认为是城市湖泊内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底泥
地表径流
工业废水
固体废物
13.在综合规划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期,城市河流水环境由( )组成,其功能是防洪、给水排水、渔业、运输、水质调节、保持生物和景观多样性、承载历史文化和城市人文自然情感。
河道、水域、河滨空间、生物和河岸周边环境
河道、水域和河滨空间
河道和水域
河道、水域、河滨空间、生物
14.城市水生态系统自然营养结构中物质循环和结构( ),在无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可实现生产、消费和分解的( )平衡。
单一,动态
复杂,动态
单一,静态
复杂,静态
15.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成分的( )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构成当今城市固体废物的主要特点。
多变性、不均匀性
不变性、不均匀性
多变性、均匀性
不变性、均匀性
16.湖泊有独特的发展过程,从产生到衰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由( )变为( )。
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荒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17.SBR工艺最根本特点是( )。
间歇式、周期性进水
连续进水、无污泥回流系统
技术成熟、出水稳定
处理工艺及构筑物简单、处理效果稳定
18.当人为干扰的强度( )生态系统的自调控阈值时,城市河湖生态系统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健康的状态。
小于
大于
等于
不确定
19.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供人们生活和生产使用,用过的水又排回天然水体,这就是水的( )。
社会循环
自然循环
水质循环
功能循环
20.城市水生态系统中,湖泊属于( )环境,水库属于( )环境,河流属( )环境。
静水,静水,动水
动水,静水,动水
静水,动水,静水
动水,动水,静水
21.污水进入河流后,与河水的混合的离散段可作为( )问题看待。
一维纵向分散
三维性质
二维
横向扩散和纵向离散
22.下面不属于城镇水系统中供水系统的是( )。
收集系统
取水系统
净水系统
输配水系统
23.城市中的河流,一般断面较小,在计算安全纳污容量可采用( )模型进行。
一维
二维
三维
四维
24.城市排涝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采用( )法,城市排水设计中暴雨强度公式里面的重现期采用的是( )法。
年一次选样,年多个样
年多个样,年一次选样
年一次选样,年一次选样
年多个样,年多个样
25.水域的自然背景值指天然情况下造成水域污染物的浓度。自然背景值越高,纳污量就越( )。
小
大
不确定
不变
26.水功能区划采用( )体系。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27.主要应用于新建、扩建和老城区的改建、工业区和居住区等建成区,它以不淹没城市道路地面为标准,对管网系统及排涝泵站进行设计的是( )。
城市排水设计标准
城市排涝设计标准
城市防洪设计标准
城市管网设计标准
28.由河道、水渠、湖泊、池塘等有形介质和水体组成的是( )。
地表水网
地下水网
供水网络
中水网络
29.限制各点污染源排放污水的各污染物指标的污水综合排放控制类型是( )型。
浓度控制
总量控制
指标控制
标准控制
30.入河排污口所在的排污控制区范围为该河段上游第一个排污口上游( )m至最末一个排污口下游( )m。
100,200
100,100
200,100
200,200
31.( )指为维护河床基本形态、防止河道断流、保持水体天然自净能力和避免流水体生物群遇到无法恢复的破坏而保留在河道中的最少水(流)量。
生态基流
输沙需水量
水生生物需水量
河口生物需水量
32.按照( )计算城镇河湖生态环境补水量。
水量平衡法或定额法
10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
典型年最小月流量法
Q95法
33.水功能区划分是按各类功能区的指标和( )把某一水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水功能区单元的一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主导功能
主要功能
重要功能
全部功能
34.下面不属于地表水功能区划原则的是(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前瞻性原则
相似性划分原则
以人为本和人水相亲原则
35.农业用水区其范围应根据农业用水第一个取水口上游( )m至最末一个取水口下游( )m处。
500,100
500,500
100,500
100,100
36.城市防洪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是指( )的重现期,侧重( )的概念。
洪水,容水流量
城市区域内降雨强度,强度
洪水,强度
城市区域内降雨强度,容水流量
37.下面不属于城市河湖水系统综合建设内容的是( )。
水环境治理
水景观建设
水文化建设
排水管道建设
38.( )主要是根据规划区域的水文条件和污染源条件,计算水域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并根据确定的水质目标,分析和评价区域水质状况。
正向计算
反向推算
正向推算
反向计算
39.饮用水源区水质管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I,Ⅱ
Ⅱ,III
Ⅳ
Ⅱ
40.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管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Ⅲ
V
Ⅱ
Ⅳ
41.城市防洪标准与城市排涝标准的接近程度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有关系,流域面积越小,二者关系越( )。
接近
远
不确定
相同
42.( )是将沉水植物种植在有基质材料的沉床载体上,通过固定桩将沉床在水体中固定,利用沉水植物对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进行净化。
生物沉床技术
生物浮岛技术
水生植被恢复技术
生物填料技术
43.下面属于维持河道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的生态型河床的是( )。
设置橡胶坝
丁坝和挑流坝建设
恢复河道的蜿蜒性
浅滩和深沟设置
44.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COD、B0D5、总大肠杆菌数、总氮和总磷都( )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
低于
高于
等于
不确定
45.单选:目前针对初期雨水处置最常用的弃流方法是( )。
优先流法弃流池
自动翻板式初雨分离器
旋流分离式初雨弃流设备
切换式或小管弃流井
46.( )是微生物分解沉积物中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生化过程,微生物通过改变沉积物的化学和物理条件,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致影响氮的释放。
氨化作用
固氮作用
硝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作用
47.采用( )清除污染底泥是湖泊环境疏浚中最多采用的方法。
耙吸式挖泥船
绞吸挖泥船
抓斗式挖泥船
螺旋式挖泥装置
48.排水体制一般分为( )两种形式。
合流制和分流制
合流制和混合制
混合制和分流制
直流制和分流制
49.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以( )为主,其浓度明显( )城市污水。
SS,大于
DS,大于
SS,小于
DS,小于
50.水体底泥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 )。
污染层
过渡层
正常湖泊沉积层
淤泥层
51.河湖滨岸缓冲带具有( )结构特征。
四维
一维
二维
三维
52.下面不属于排水管网系统的是( )。
沉砂池
水量调节池
提升泵站
输送管渠
53.排水系统总平面布置形式中( )布置适用于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可避免管内流速过大,引起管道受到过度冲刷。
平形式
分区
辐射状分散
环绕式
54.灌溉方式与养分、农药流失密切相关,一般有以下列顺序( )。
喷灌>淹灌>沟灌
喷灌<淹灌<沟灌
喷灌>淹灌=沟灌
喷灌<淹灌=沟灌
55.( )主要通过重力沉淀和旋流分离作用,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以防这些颗粒对后续设备和管道造成机械磨损,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
格栅
初沉池
调节池
56.常规雨水水质处理工艺中,雨水消毒建议采用技术最为成熟的( )消毒方式。
漂白粉
微波
紫外线
臭氧
57.下面不属于特殊转运的是( )。
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
主动运输
胞饮作用
58.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活动降解有机物质所需的氧量,称为( )。
生化需氧量
碳化需氧量
硝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59.下面属于目前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的是( )。
液氯
加热干化
加碱
活性炭吸附
60.河湖滨岸缓冲带宽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三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以( )作为准则层。
河湖滨岸缓冲带适宜宽度
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特征
各分类特征的具体评价指标
生态稳定性
61.从产生非点源污染的角度,城市商业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中污染负荷区
低污染负荷区
高污染负荷区
最低潜在污染区
62.目前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是( )工艺。
生物处理
物理法处理
深度处理
湿地处理
63.城市河湖水系规划包括( )等。
城市河流规划
城市内湖规划
城市水库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渠道规划
64.湖泊水库具有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一般将这个生态系统划分为以下类型的区域:( )。
湖滨带
浮游区
底栖区
深水区
底泥区
65.城市河湖水景观规划的步骤有哪些?( )
水景观生态数据的收集
分析水景观的空间格局
对环境影响敏感性的调查
提出规划方案
建设水景观
66.在城市水系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城市河湖水景观规划主要包括( )。
城市水景观空间布局
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
涉水闲暇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
涉水游憩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
水污染控制规划
67.城市水生态系统主要包括( )等类型。
湖泊
水库
河流
洼地
污水
68.城市河湖防洪排涝规划的主要原则是:( )。
需要与可能结合的原则
局部与整体结合的原则
近期与远景结合的原则
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结合的原则
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结合的原则
69.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可以归纳为( )。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功能界定
健康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
完善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规划
城市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城市水生态系统中水环境保护及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途径
70.健康的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应具备的特征有( )。
能够保证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的适宜水量
水质良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水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具有自动适应和自调控能力,能在人工调节下持续发展
能够发挥正常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体现水文化内涵
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高度依赖于区域健康的河湖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
71.水体污染源按污染的类型和形成机制大致可以分为:( ) 。
点源
非点源
内源
城市固体废物
工业废水
72.目前我国城市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 )。
地表径流污染
近郊农业的面源污染
底泥
工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
73.城市水生态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城市防洪除涝安全得不到保障
城市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城市水系规划不成系统
城市水资源管理混乱
74.目前常见的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包括( )。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生物浮床净化技术
生物操纵技术控藻
曝气增氧技术
生物沉床技术
75.国际上关于水生态的研究大体可归纳为( )。
城市中水务的控制规划
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和应用
水利工程对河道变迁、水域生态的影响
河流、湖库对气候的影响
城市水环境治理保护
76.城市内湖在城市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 )。
蓄积洪水
调控地表水量
补充地下水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局地气候
排涝纳污
77.下面属于水功能区一级功能区的有( )。
保护区
缓冲区
保留区
饮用水源区
农业用水区
78.下面属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的有( )。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
林草植被建设需水
地下水回灌补水
河口生态环境需水
河湖基本生态需水
79.城镇水系统需要从( )等方面调控,保证其功能发挥。
节制需求
控制污染
减少渗漏
增加补供
开源节流
80.水功能区划的目标有( )。
确定水系重点保护水域和保护目标
达到水域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
按拟定的水域保护功能目标科学地确定水域允许纳污量
达到入河排污口的优化分配和综合整治的目标
科学拟定水资源保护投资和分期实施计划
81.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 )。
河口冲沙需水量
防潮压咸需水量
河口生物需水量
输沙需水量
水生生物保护需水量
82.城镇水系统的构成要素有( )。
水源
供水
用水
排水
污水
83.保留区划分指标有( )。
产值
人口
水量
集水面积
调水量
84.水体自净作用主要表现为( )等。
生物自净
物理自净
化学自净
生化自净
分解自净
85.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体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
合理利用土地
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与除涝标准
雨洪资源化利用
重视滞洪区规划
生态型河道治理
86.水功能区划的方法有:( )。
系统分析法
定性判断法
定量计算法
综合决策法
适配曲线法
87.特定水体最大安全纳污容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有( )。
环境目标
水环境特性
污染物特性
水量
水质
88.我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战略是( )。
节流优先
治污为本
多渠道开源
节制需求
减少渗漏
89.一维水体在纳污容量计算中主要考虑节点( ),污染源的作用可线性叠加。
质量平衡
水量平衡
稀释作用
横向扩散
自净作用
90.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对策有( )。
工程保障措施
行政管理措施
公众参与监督管理措施
法规制度措施
经济调控措施
科学技术措施
91.在横向上,河湖滨岸缓冲带可划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 )
近岸水域
水滨区域
近岸陆域
远岸陆域
远岸水域
92.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使污泥( )。
减量化
稳定化
无害化
资源化
去味化
93.目前污泥稳定常采用的稳定技术有:( )和干化稳定等。
厌氧消化
好氧消化
好氧堆肥
碱式稳定
污泥消化
94.河湖滨岸植被缓冲带总体上具有哪几大功能?( )
生态功能
社会经济功能
美学功能
能源功能
改善水质
95.厌氧生物处理法与好氧生物处理法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有( )。
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剩余污泥产量低
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
出水COD浓度较高
厌氧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
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有( )。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城市杂用
回注地层
回用于景观娱乐和生态环境
97.适用于缓流水体河道的生态护岸技术有( )。
草皮护坡
柳树护岸
水生植物护岸
椰植卷
复式护岸
98.适用于创造生物栖息地的生态护岸技术有( )。
萤火虫护岸
鱼巢护岸
水生植物护岸
复式护岸
潜流型和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护岸
99.根据再生水水源、再生处理设施布局、用水需求和输配水方式的差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典型构建模式可分为( )。
集中型系统
就地(小区)型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
分散型系统
大型系统
100.城市河湖生态修复的原则有( )。
河湖自我调节原则
优先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多功能协调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
分时段、分河段原则
101.城市河湖滨岸缓冲带管理的原则有( )。
维持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维持缓冲带适当的通达性
保持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平衡
鼓励湖滨带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制订有关法律法规,强化湖滨带开发和管理的政策研究
102.影响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因素包括( )。
培养液的pH值
培养时间
污染物的浓度
培养温度
培养液的浓度
103.目前污泥浓缩最常用的方法有( )等。
重力浓缩
气浮浓缩
离心浓缩
压滤浓缩
真空吸滤
104.根据渗透的方式不同,雨水渗透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大类,下面属于分散式的渗透设施是( )。
渗透管
透水地面
绿地渗透
干式深井回灌
湿式深井回灌
105.工业废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排放量大
组成复杂
污染严重
有毒害
污染物种类多
106.固体废物渗滤液主要组成成分有( )。
有机物
常见无机金属离子
微量金属元素
微生物
无机物
107.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浓缩、消化、( )等。
调理
脱水
干燥
真空吸滤
干化
108.城市化对河流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河流的渠道化,主要包括( )。
河流形态直线化
河道横断面规则化
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河床材料的软质化
河流形态曲线化
109.下面属于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基础的有( )。
生态学干扰理论
水体自净理论
缀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
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异性和缀块性理论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过程和尺度理论
110.传统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的效率高,能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氮、磷的去除要求。
对
错
111.城市水生态系统功能特点具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和特征。
对
错
112.在城市河道中,梯形断面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在我国城市河流中梯形断面使用最多。
对
错
113.城市河湖水污染防治技术的主要原则是控源与自然生态修复。
对
错
114.城市人群及其与水相关的活动也属于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的涵盖内容。
对
错
115.水域中有40%~60%的初级生产量是由分解者分解的。
对
错
116.河流属流水型生态系统。
对
错
117.河道纵坡比越大,河流流速越快,对河床冲刷力越大,有效断面的排洪流量越大。
对
错
118.两段活性污泥法(AB)的工艺不设初沉池。
对
错
119.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不仅是城市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承担着城市生态系统废弃物的还原和输送作用,是整个城市环境的载体。
对
错
120.氧化沟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处理工艺及构筑物简单、无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泥龄长和剩余污泥少且容易脱水、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对
错
121.城市河流走势规划首先必须考虑城市河流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
对
错
122.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生植物。
对
错
123.在城市水生态系统中,若除去人为干扰,分解者的作用远没有陆生生态系统重要,水域中只有10%~40%的初级生产量是由分解者分解的。
对
错
124.A2/0法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对COD、BOD5、SS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对氮和磷也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且运行费用低、占地少,出水水质好。
对
错
125.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都是城市河道理想的断面形式。
对
错
126.与城市中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水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比较高。
对
错
127.在开发利用初期即工业化时期,城市河流水环境由河道、水域和河滨空间组成,其功能是防洪、排水、渔业、运输和水质调节。
对
错
128.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最根本特点是连续式、周期性进水。
对
错
129.从行洪、景观和人水相亲的理念等多种因素考虑,采用复合梯形断面是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中较为理想的断面形式,但这种断面形式占地面积较大,在很多城市中难以实现。
对
错
130.一般来说,城市河流走势首先必须考虑城市河流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要求汛期洪水尽快排出城市,减少洪涝损失。
对
错
131.荒地生态系统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为水域生态系统的2倍多。
对
错
132.保护区内严禁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并不得进行二级区划。
对
错
133.湖泊和水库的饮用水二级保护区设置在一级保护区外2000m范围内。
对
错
134.河道湿周随着河流流量(水位)的增大而减少。
对
错
135.水功能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的水质管理按二级区划分类分别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对
错
136.农业用水区的水质管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
对
错
137.城市水系统具有公益性和商品性。
对
错
138.饮用水源区的一级保护范围按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范围按Ⅲ类水质标准进行管理。
对
错
139.生态环境恢复区的水质管理标准一般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对
错
140.城市化率提高后,流域年径流量会大大增加。
对
错
141.要以天然生态环境为尺度进行生态环境用水的评价。
对
错
142.城市水生态系统中的过渡区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00m为宜。
对
错
143.城市防洪标准与城市排涝标准的接近程度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有关系,流域面积越大,二者关系越接近。
对
错
144.特定水体的最大安全纳污容量是一成不变的。
对
错
145.水功能区划中的保护区的水质管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Ⅱ类水质标准。
对
错
146.城市范围的水功能区属于二级区划的范畴。
对
错
147.城市水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其商品性。
对
错
148.河水矿化度分布总的趋势是,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到东南沿海湿润地区逐渐增加。
对
错
149.国内对河流生态需水计算研究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径流时段曲线分析法等。
对
错
150.根据Tennant计算方法,每条河流河道内径流为50%保证率,河道年平均流量的60%,是为大多数水生动物在主要生长期提供优良至极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
对
错
151.工业用水区的水质管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
对
错
152.城市湖库在计算安全纳污容量时,一般可采用一维模型进行。
对
错
153.为保持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般选择0.5m/s作为城市河流系统的最小生态流速的参考值。
对
错
154.贫营养湖泊的初级生产力过剩,造成水体极度缺氧,对其他生物都不利,使次级生产力极低。
对
错
155.珍贵鱼类保护区范围内及鱼虾产卵范围内的水域按Ⅲ类水质标准管理。
对
错
156.根据Tennant计算方法,每条河流河道内径流为50%保证率,河道年平均流量的10%,是保持大多数水生动物短时间生存所推荐的最低瞬时径流量。
对
错
157.城市排水系统的直流正交式布置可适用于雨水、污水。
对
错
158.在营养盐输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水动力要素是影响湖泊水质的第一要素。
对
错
159.一般认为缺氧条件促进底泥磷释放,好氧会抑制底泥磷释放,有时甚至发生底泥磷吸附。
对
错
160.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含量有较强的降低能力,因此可以用来处理污染水体。
对
错
161.水中胶体污染物的粒径介于1~100nm之间。
对
错
162.重力浓缩法是应用最多的污泥浓缩法。
对
错
163.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一般适用于大规模水量的生物处理。
对
错
164.污泥厌氧消化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稳定化技术。
对
错
165.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重金属及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在数量级上低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美国及荷兰的研究结果)。
对
错
166.好氧状态能促进内源氮的释放,反之厌氧状态可抑制内源氮的释放。
对
错
167.河道中人工设置落差,能减缓坡降,降低洪水流速,起到保护河床的作用,但最大设计落差不得超过1m。
对
错
168.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无机污染物含量有较强的降低能力。
对
错
169.污泥经浓缩之后,其含水率在50%左右。
对
错
170.点源的最严重危害发生在暴雨之后,而非点源的严重危害却发生在枯水期。
对
错
171.国内外最普遍流行的污水处理方法是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核心的二级处理。
对
错
172.城市污水三级处理就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进而回用于各种用途。
对
错
173.底泥中污染物一经释放,经输移、扩散等中间过程进入水体。
对
错
174.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污水厌氧处理技术,一般适用于中小规模水量的生物处理。
对
错
175.城市排水系统的截留式布置用于雨污合流管道可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
对
错
176.目前土地利用是国内外污泥资源化利用程度最高、处置比例最大的一种途径。
对
错
177.废水的BOD5/COD的比值越小,越容易被生化处理,效果也越好。
对
错
178.疏浚区的底泥取样宜与地质钻孔同步进行,污染底泥的取样深度精度应小于10cm,一般宜控制在5cm以内;疏浚地质钻探的深度以大于污染底泥底部2m为宜。
对
错
179.水量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可以不设调节池,直接利用排水主干管调节水质、水量。
对
错
180.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动沉池数目可以只有1座。
对
错
181.对于城市水环境而言,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主要是城市地表径流污染。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