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
伤寒杂病论
医宗金鉴
黄帝内经
医学纲目
2.《黄帝内经》中提出男、女有不同的生命演变规律,男子是以 为阶段。( )
6年
7年
8年
9年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
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望、闻、问、切为诊病方法
4.中医的“肾虚证”是( )。
证候
体征
疾病
症状
5.五行中 曰润下( )。
木
火
水
土
6.___者,生之舍也。( )
神
气
精
形
7.《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指的是( )。
20岁
30岁
40岁
50岁
8.《庄子》中记载,寿命多少以上可称为上寿( )。
70岁
80岁
90岁
100岁
9.以下五脏对应五行正确的是( )。
肝属火
肺属土
肾属水
脾属木
10.肺开窍于 ( )。
口
鼻
目
耳
11.汤液相传是由____创的( )。
扁鹊
华佗
伊尹
张仲景
12.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的医学模式是( )。
生物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1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发展目标:到 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
2020年
2025年
2026年
2030年
14.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医学实践体系的著作是( )。
伤寒杂病论
难经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15.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
李杲
张从正
朱震亨
刘完素
16.以下属于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是( )。
精神愉快
面色红润
肌肤白皙
身材苗条
17.发病的根本原因是( )。
正气
邪气
精神
环境
18.属于疾病病因的是( )。
气血失常
阴阳失调
邪正盛衰
饮食不节
19.“上工治未病”是指( )。
预防重于治疗
治疗重于康复
治疗重于养生
预防重于调理
20.养生的根本目的是( )。
不得疾病
安度晚年
抗衰老
寿尽天年
21.以下不属于中医治疗法则的是( )。
标本缓急
动静相宜
三因制宜
正治反治
22.情志相胜法是( )。
起居养生
自然养生
精神养生
娱乐养生
23.康复的目的是( )。
防治疾病
调整阴阳
畅通气血
恢复功能
24.食疗养生的基本原理是( )。
畅通经络
药食同源
抗衰益寿
合理搭配
25.延年益寿的补气药是( )。
人参
生地
阿胶
当归
26.属于避邪除害的预防方法是( )。
针灸
按摩
拔罐
隔离
27.脉诊属于( )。
望诊
问诊
闻诊
切诊
28.埋线法属于( )。
针刺法
手术疗法
药物疗法
刮痧法
29.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是( )。
解表剂
清热剂
表里双解剂
开窍剂
30.______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为腧穴( )。
十四经穴
奇穴
阿是穴
井穴
31.下列能够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是( )。
察外知内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2.《淮南子》记载,生命是由_____构成的( )。
神
形
血
气
33.以下情志相胜治法正确的是( )
怒胜思
思胜恐
恐胜喜
悲胜忧
34.《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的重点任务( )
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
35.以下哪句话是指健康?( )。
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6.中医预防的内容包括( )。
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未病先查
愈后防复
37.中医学治疗强调( )。
上工治未病,防重于治
治病必求于本
治疗须善于因异制宜
治病须善于因势利导
38.以下属于康复实施对象的是()。
病残者
老年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
恶性肿瘤患者
39.悬灸技术包括( )。
温和灸
雀啄灸
化脓灸
回旋灸
40.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所包括的内容是( )。
人体生理功能上互相联系
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动荡对人体的影响
41.唐代建立了国家药局“太平惠民局”。( )
对
错
42.“证”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
对
错
43.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
对
错
44.经络是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运行全身气血,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
对
错
45.一般脉诊的部位是人迎脉。( )
对
错
46.中医学强调以提高正气抗病能力为主的摄生预防,同时也注重避邪除害预防。( )
对
错
47.养生对于老年人才至关重要。( )
对
错
48.健康就是没有病。( )
对
错
49.刮痧疗法按移动速度分类可分为轻刮法、重刮法。( )
对
错
50.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所构成,各部分作用之和等于整体,通过对部分的认识可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