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为下面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1.
与一般社会团体或其他群体的组织领导活动相比,国防动员组织领导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它的( )。
集体性
军事性
国家性
群众性
2.
在国防动员平时管理中,( )行使立法权,颁布国防动员法规并监督执行。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检察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3.
战时动员下达任务的方式以( )为主。
命令
决定
通知
公告
4.
( )是我国动员准备的基本原则。
长期准备,打牢基础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平战结合,“双应”衔接
5.
贯彻关照全局、把握重心的原则,首先必须把( )放在首位。
国家利益
全局利益
经济利益
政治利益
6.
从利益关系上讲,( )是全局利益的集中体现。
战争手段
战争结果
战争利益
战争目的
7.
( ),是为使人民武装完成自身担负的作战任务而进行的动员。
兵员补充动员
支前力量动员
作战力量动员
民防力量动员
8.
国防动员计划按( )划分,分成总动员计划和局部动员计划。
时间
性质
等级
要素
9.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的( ),负责国防动员潜力的一线统计调查工作。
领导机构
执行机构
组织机构
10.
( )是战时扩充军队进行战争的基本手段。
人民防空动员
装备动员
人民武装动员
11.
战备工作指示,是各级动员机构组织所属单位进入临战准备工作的( )。
公告
指令性文书
通知
函
12.
位于主要作战方向的( )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应分级组织核查动员潜力工作。
军事机关
军队部门
战区
各级人大
13.
在社会状态由正常状态向临战状态转变过程中,保持( )是首要的工作。
社会安定
经济稳定
政治稳定
民心稳定
14.
全面转入战时状态中的( ),是组织实施本地区战时各项工作的指挥核心。
国防动员指挥机构
军事机关
国防动员领导机构
政府
15.
( ),主要负责受理通用装备、物资、器材和药材等动员需求,计划分配物力动员任务。
战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综合计划工作部门
装备器材物资供应部门
政工部门
16.
国防动员特别措施,应以( )为主体组织实施。
国家军事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公安部门
国家司法机关
17.
战场管制,在实施中由( )按国家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统一组织实施。
人民政府
国防动员领导机构
国务院
18.
( ),协调的核心问题在于由某一系统取得某一部分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内部协调层
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外部协调层
本级动员活动的外部协调层
本级战时行动的综合协调层
19.
( )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的威胁消除后,应当按照决定实施国防动员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国防动员的实施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20.
( ),主要目的在于结合战时动员实践进一步研究动员的特点和规律,为尔后的动员能力建设提供数据和理论指导。
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情况
适时调查与评估动员情况
提出建议、制定措施
评比与表彰
21.
国防动员组织实施活动包括( )全部过程的实践。
和平时期国防动员建设
战时动员实施
指挥国防动员
解除国防动员措施
22.
国防动员战时指挥的特殊性体现在( )。
内涵的规定性
行动目的
组织方式
作用对象
23.
平时的“应急”行动和战时的“应战”行动,在( )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指挥主体
动员对象
方法手段
目的要求
24.
信息化战争动员实施,具有( )的特点。
动员准备充分
动员对象多元
活动空间广阔
动员时效性强
25.
国防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
国家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战区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乡镇级以下地方各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26.
国防动员演练任务是由国防动员演练的( )所决定。
计划
作用
目的
价值
27.国防动员系统临战阶段的预备性动员,从进入临战状态开始,贯穿于平战转换全过程。进入临战状态后,( )趋于明朗化。
预先号令
作战对象
作战地区
概略任务
28.
重要方向和地区,成立的战时动员指挥机构中,指挥决策的核心成员通常由( )的分管领导担任。
同级党委
政府
军事机关
国务院
29.
战时国防动员指挥核心的形成,应符合( )的原则。
分级负责
集中统一领导
协调联动
快速临机处置
30.
对重要目标区实施管制时,应以( )等为重点进行。
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
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限制危险物品进入该目标区域
对参与骚乱的重点人员的管制
31.
战时管制应根据目标和任务的变化、管制力量的部署和使用的情况等在( )等方面适时调整。
命令
力度
范围
人员
32.
控制动员进程,是动员指挥员和机关在动员实施中所进行的( )等一系列活动。
下达指令
跟踪反馈
态势分析
纠偏调控
33.
( )是信息化战场动员组织指挥与行动的先导,并贯穿于战时动员行动的全过程。
情报
警报
决策
信息
34.
战时动员行动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
人员和装备器材遭敌破坏
临机补充接收新的动员任务
因暴雨对动员行动的集结产生严重影响
部分地区动员指挥系统遭敌方干扰破坏
35.
解除国防动员措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 )等各项内容,都是进入新的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周期的现实工作。
调查与评估
总结经验
落实相关政策
提出新的建设措施
36.各级各类国防动员机构的组织实施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基本相同。
正确
错误
37.当国家做出国防动员实施的决定后,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正确
错误
38.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是对动员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保持纵向指挥通畅、横向协调一致、总体密切配合的根本保证。
正确
错误
39.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核心是全局利益必须服从局部利益。
正确
错误
40.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一般由中央军委组织与领导,由各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正确
错误
41.编制落实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是规范国防动员准备和实施的有效措施。
正确
错误
42.国防动员系统临战阶段的预备性动员,从进入临战状态开始,贯穿于平战转换全过程。
正确
错误
4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主管机构负责对装备器材安全管理和技术保养进行检查和指导。
正确
错误
44.直接涉战地区的国防动员机构应通过综合性转换,形成本地区战时各项行动的组织指挥中心。
正确
错误
45.战时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应以地方政府信息管理部门为主,与民兵组织和社会团体相关资源相结合。
正确
错误
46.战时管制方案通常在平时管制预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
正确
错误
47.战前、战中和战后,对社会活动实施管制的目标和任务会有很大的不同。
正确
错误
48.在动员行动展开后,就应明确规定各级、各单位在动员中的任务,相互协同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各种保障措施。
正确
错误
49.动员行动中,通过循环往复地接收并处理各种情报信息,才能及时把握动态,为正确处置情况提供条件。
正确
错误
50.解除国防动员措施,是国家进入和平时期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