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海药本草》
《新修本草》
《神农本草经》
《五十二病方》
《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
《本草纲目》
《证类本草》
《海药本草》
《新修本草》
《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本经》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经集注》
《本草纲目拾遗》
4.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海药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经集注》
《本草纲目拾遗》
5.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阿胶
三七
附子
人参
当归
6.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矿物药
动物药
根类植物药
叶类植物药
树皮类植物药
7.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土
米
蜜
蛤粉
滑石粉
8.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酒
土
醋
姜汁
盐水
9.淡味药的功效是
发散
行气
活血
利水
泻下
10.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苦
甘
咸
酸
辛
11.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苦
甘
咸
酸
辛
12.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利水渗湿
清热解毒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缓急止痛
13.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苦
涩
咸
淡
辛
14.咸味药的功效是
活血行气
降逆止呕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缓急止痛
15.苦味药可以治疗
自汗证
盗汗证
气虚证
血虚证
便秘证
16.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17.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甘草与芫花
大戟与海藻
贝母与半夏
瓜蒌与黎芦
白及与瓜蒌
18.入汤剂应当后下的药物是
川乌
牡蛎
旋覆花
白豆豉
代赭石
19.入汤剂应当先煎的药物是
甘草
阿胶
旋覆花
番泻叶
石决明
20.入汤剂应当包煎的药物是
麻黄
阿胶
石膏
西洋参
车前子
21.下列应当冲服的药物是
蜂蜜
阿胶
石膏
五灵脂
金银花
22.治疗风寒表实证,首选的药物是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羌活
23.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生姜
荆芥
紫苏
香薷
防风
24.具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白芷
荆芥
防风
蝉蜕
牛蒡子
25.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生姜
黄连
竹茹
吴茱萸
旋覆花
26.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荆芥
麻黄
细辛
羌活
紫苏
27.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羌活
独活
防风
防己
白芷
28.下列可以熄风止痉的药物是
桑叶
菊花
薄荷
蝉蜕
牛蒡子
29.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之要药是
石膏
芦根
黄连
牛蒡子
金银花
30.既清虚热,又清实热的药物是
栀子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板蓝根
31.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共同功效是
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清热安胎
升阳止泻
清肝明目
32.“乳痈要药”指的是
板蓝根
金银花
蒲公英
鱼腥草
龙胆草
33.下列属于生地黄与玄参共同功效之一的是
补血
养阴
解毒
透疹
活血
34.既清虚热,又解暑热的药物是
柴胡
黄连
青蒿
石膏
玄参
35.泻下攻下,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甘遂
芦荟
芜花
芒硝
大黄
36.独活既可散风寒又可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升阳止泻
回阳救逆
37.防己能够治疗的病证是
失眠
水肿
咳嗽
乳痈
呕吐
38.肝肾亏虚,胎动不安,首选的药物是
紫苏
黄芩
独活
白豆蔻
桑寄生
39.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宜首选的药物是
佩兰
苍术
厚朴
厚朴花
广藿香
40.既温中化湿,又行气安胎的药物是
厚朴
砂仁
广藿香
草豆蔻
白豆蔻
41.行气消胀满的要药是
厚朴
苍术
佩兰
生姜
广藿香
42.治疗脾经湿热,口中甜腻的药物是
厚朴
佩兰
防己
砂仁
苍术
43.下列长于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茯苓
猪苓
泽泻
车前子
薏苡仁
44.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海金沙
薏苡仁
关木通
金钱草
45.既利水通淋,又清解暑热的药物是
滑石
泽泻
猪苓
关木通
车前子
46.治疗“膏淋、白浊”首选的药物是
萆薢
防己
滑石
茵陈
土茯苓
47.治疗“黄疸”的要药是
茯苓
茵陈
泽泻
猪苓
薏苡仁
48.治疗“石淋”首选的药物是
虎杖
茯苓
金钱草
关木通
地肤子
49.肉桂与桂枝相同的功效是
温肺化饮
补火助阳
活血化瘀
回阳救逆
温经通脉
50.既散寒止痛,又止呕,燥湿的药物是
干姜
肉桂
花椒
吴茱萸
高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