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肺胃阴,清肺胃热,益脾肺气,祛痰的药物是
石斛
百合
麦冬
玉竹
南沙参
2.即能补肺胃之阴,又能清心除烦的药物是
石斛
龟甲
麦冬
鳖甲
北沙参
3.阴虚之体感冒风温者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山药
百合
麦冬
黄精
玉竹
4.具有补肝肾阴,益精,补血,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百合
麦冬
玉竹
石斛
枸杞子
5.既滋阴退热、又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龟甲
牡蛎
百合
磁石
6.黄精的功效是
平肝阳、清肝火
补肝肾、强筋骨
益肾精、补脾气
散风热、通鼻窍
祛风湿、强筋骨
7.既能补肺肾心脾气,又能生津,安神的药物是
山茱萸
酸枣仁
合欢花
枸杞子
五味子
8.具有止咳、止血、生津、安蛔功效的药物是
乌梅
五倍子
罂粟壳
桑螵蛸
乌贼骨
9.用于久泻,自汗、盗汗,消渴,失眠的药物是
诃子
乌梅
浮小麦
酸枣仁
五味子
10.用于久泻、咳嗽、便血的药物是
诃子
乌梅
浮小麦
酸枣仁
五味子
11.具有止泻,敛肺止咳,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诃子
乌梅
五倍子
石榴皮
罂粟壳
12.诃子适用于
风热咳嗽
风寒咳嗽
寒饮咳喘
肺热咳嗽
肺虚久咳
13.肉豆蔻与白豆蔻的共同功效是
温中行气
化湿行气
行气止呕
温中止泻
涩肠止泻
14.脾肾虚寒之五更泻首选的药物是
罂粟壳
白豆蔻
肉豆蔻
桑螵蛸
海螵蛸
15.具有补肾气,益肾精,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金樱子
海螵蛸
山茱萸
女贞子
枸杞子
16.治疗胃痛吐酸的药物是
桑螵蛸
海螵蛸
川楝子
五倍子
五味子
17.补肾阳的药物是
桑螵蛸
海螵蛸
金樱子
枸杞子
女贞子
18.既固精止带,又制酸止血的药物是
山茱萸
桑螵蛸
金樱子
海螵蛸
覆盆子
19.补脾肾心气,固精缩尿,止带,止泻,安神的药物是
芡实
莲子
金樱子
枸杞子
女贞子
20.补脾肾气,止泻,止带,固精,化湿的药物是
莲子
芡实
金樱子
海螵蛸
桑螵蛸
21.熟用止泻,生用清肺止咳,利咽开音的药物是
芡实
白果
诃子
乌贼骨
桑螵蛸
22.常山的功效是
温中
化湿
理气
涩肠
截疟
23.胆矾功效是
清热凉血
蚀疮去腐
利湿退黄
祛风止痒
利尿通淋
24.下列属于雄黄功效的是
拔毒化腐
补火助阳
杀虫截疟
生肌敛疮
明目退翳
25.下列属于硫黄功效的是
拔毒化腐
补火助阳
杀虫截疟
熄风止痉
明目退翳
26.硫黄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脾虚泄泻
火衰便秘
热结便秘
冷结便秘
湿热泻痢
27.可用于治疗命门火衰所致虚喘冷哮的药物是
雄黄
硫黄
巴豆
鹿茸
大黄
28.下列属于蛇床子功效的是
燥湿杀虫
清热解毒
生肌敛疮
祛风解表
利水消肿
29.既杀虫止痒,又温肾壮阳的药物是
硼砂
铅丹
蜂房
砒石
蛇床子
30.白矾外用功效是
化腐生肌
收湿止痒
消肿止痛
清热解毒
凉血消痈
31.白矾内服功效是
凉血
止痒
止血
消积
退翳
32.外用蚀疮去腐,攻毒,杀虫;内服劫痰平喘的药物是
硼砂
砒石
硫黄
蛇床子
炉甘石
33.外用具有清热解毒,内服可以清热化痰的药物是
大黄
硼砂
硫黄
蛇床子
炉甘石
34.善治乳痈的药物是
紫花地丁
败酱草
蒲公英
牡丹皮
红藤
35.大黄能泻下攻积,最宜用于
热结便秘
寒积便秘
阴虚便秘
便秘兼气滞
脾虚泻痢
36.哪项不是秦艽的功效
祛风湿
止痹痛
止泻痢
退虚热
清湿热
37.既能散肝经之寒邪,又可解肝气之郁滞, 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是
附子
肉桂
高良姜
花椒
吴茱萸
38.川楝子的功效是
行气止痛, 理气化痰
行气止痛, 杀虫疗癣
理气宽胸, 杀虫疗癣
行气散结, 散寒止痛
疏肝理气, 调经止痛
39.既能化瘀止血,又能利尿的药物是
白茅根
苎麻根
三七
大蓟
蒲黄
40.治疗惊风抽搐之证,不论寒证或热证,均可选用
制南星
天麻
地龙
珍珠母
蝉蜕
41.既能暖肾固精缩尿,又能温脾止泻摄唾的药物是
补骨脂
菟丝子
锁阳
益智仁
沙苑子
42.哪项不是虎杖的功效
利胆退黄
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
杀虫止痒
祛痰止咳
43.患风寒感冒,腰以上风寒湿痹,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荆芥
香薷
辛夷
紫苏
羌活
44.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治疗证候
外感表征
热病口渴
阴虚消渴
麻疹不透
目赤肿痛
45.金银花与连翘的共同功效是
清热泻火,疏散风热
清热泻火,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清热燥湿,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46.独活的功效有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祛风湿,止痹痛,消骨哽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祛风湿,止痹痛,利尿
47.最善治湿浊中阻之呕吐的药物是
苏叶
香薷
生姜
黄连
藿香
48.枳实的功效是
化痰消积,
破气活血
化痰消积,
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
健脾和中
降气化痰,
泻下攻积
降气化痰,
疏肝理气
49.“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川芎
延胡索
柴胡
丹参
五灵脂
50.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的共同功效是
补气养血
补气升阳
补气生津
养血生津
滋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