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转入战时状态中的( ),是组织实施本地区战时各项工作的指挥核心。
国防动员指挥机构
2.在国防动员机构转换中应突出( )特征,根据不同行业的保障任务和动员要求采取多种措施转入战时状态。
区域性
3.战时国防动员以( )为中心展开。
军事斗争
应急保障
4.国防动员特别措施本质上属于( )。
5.对( )行业系统实施管制,目的在于满足军品生产、武装力量作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保证持续进行战争的能力。
商业贸易
6.动员命令体现的是政府和军事机关的行政权,核心在于( )。
7.军事机关专项命令用于( )。
动员行动中的综合性控制
8.战时动员行动通常根据( )适时调整力量投入的主要方向。
动员工作的总体进度
9.( )转入正常管理轨道,通常在战平转换中最后完成。
10.一般来说,按征用成本实行( )是兑现征用补偿主要的方式。
货币补偿
11.平战转换,包括( )的整体转换。
12.重要目标区域的安全管制力量,由( )等多种力量组成。
预备役部队
13.在电磁频谱管制方案中,应合理确定频谱( ),尽可能减少对民用电磁频谱使用的影响。
14.控制动员进程,是动员指挥员和机关在动员实施中所进行的( )等一系列活动。
15.我国国防动员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的威胁消除后,应当按照决定实施国防动员的( )。”
单位
权限
人员
程序
16.战时动员指挥机构,基本职能是保障动员指挥员定下决心和实现决心。
正确
错误
17.战前,应根据有关要求,健全完善相关组织机构,建立军地沟通协调机制,依靠军地合力共同实施民用电磁频谱管制。
正确
错误
18.在下达指令时,指挥机关应跟踪指令执行情况,督促、监控所属各单位严格执行指令,并视情进一步发出新的调控指令,直至达到预期动员目的。
正确
错误
19.解除国防动员措施,是国家进入和平时期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20.战后优抚安置和补偿工作,不仅是落实社会动员政策的调节手段,更重要的是党的路线、方针的本质体现。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