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通航闸的结构与一般水闸相同,两三座成组共同调度使用的相当于现代船闸,也有的通航闸兼有引水、引潮作用。
对
错
2.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对
错
3.西汉通过清河和黄河,东汉通过阳渠、洛河和黄河把都城同全国的主要的地区联系起来,这是维护政权所必需的。
对
错
4.秦代开灵渠沟通长江、珠江水系,一直维持到近代,另利用鸿沟水系沟通东部漕运。
对
错
5.都江堰地处成都平原冲击扇的顶端,具有自流灌溉的良好条件,它的创建为后来成都平原的水利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对
错
6.从出土文物汉代李冰石像表明,都江宴至迟在汉代已设官专门从事管理。
对
错
7.最早记载都江堰工程结构的文献见于晋代,当时系用卵石堆筑。
对
错
8.郑国渠建成后,泾水沿着渠道源源不断地灌溉这沿线的大片农田,使原来瘠薄的渭北平原,一变而为“元凶年”的沃野。
对
错
9.明后期至清前期黄河治理成就: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在明代后期出现并逐渐在治河思想中占主导地位。
对
错
10.根据现代的实地调查,郑国渠干渠渠线布置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低线。
对
错
11.中国水利技术史的萌芽期是春秋战国时期。
对
错
12.春秋战国时期水灾记载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公元前602年黄河的大改道(第一次黄河大改道)。
对
错
13.工程管理是都江堰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中又以岁修为主,岁修个主要工作是更换各工程设施的竹笼、木桩,疏浚河道、渠道。
对
错
14.古代水利工程中著名的郑国渠是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动工兴建的。
对
错
15.古代堰坝的类型根据筑坝材料可分为土坝、木坝、草土坝、灰坝、木笼填石坝等5种。
对
错
16.古人提出或采用的保土拦沙措施主要有农林种植措施和引沉淤灌。
对
错
17.历史上开凿的运河以航运效益为主,但在水量有余时也引灌溉,大多为航运、灌溉两用。
对
错
18.明代已有测量队组织,包括锥手、步弓、水平、画匠等不同人员分工。
对
错
19.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平方公理。经过治理的地区,有效地保护了国土资源、减轻了对河道和水库的淤积,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对
错
20.明代前期对黄河的治理,始终以保证漕运安全畅通为中心,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防止黄河冲毁、淤塞运道,二是防止黄河脱离运道,使运河水源枯竭。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