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形考任务:6-10章阶段测验
1. 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 )。
35°C以下
37°C以下
34°C以下
36°C以下
2. 应有物理降温法,一般患儿体温降至( )即可。
38°C左右
37°C以下
37.5°C以下
36.5°C以下
3. 下列传染病中不会出现皮疹的是( )。
腮腺炎
猩红热
风疹
水痘
4.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儿童湿疹
猩红热
风疹
手足口病
5.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痱子
沙眼
急性结膜炎
细菌性痢疾
6.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细菌性痢疾
儿童湿疹
痱子
龋齿
7. 发烧、咽痛,一天内出疹,出疹二三天内可见杨梅舌。出现这种症状及体征的传染病是( )。
猩红热
麻疹
水痘
幼儿急疹
8. 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斜视
弱视
斜视性弱视
近视
9. 佝偻病是婴儿常见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于缺乏( )造成的。
维生素D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10. 下列急救做法中,错误的是( )。
如果玻璃刺入幼儿身体,应立即拔出后送医,防止受伤严重。
幼儿发生切伤出血,身体受伤部位尽量放得高于心脏,这样容易止血。
动脉出血时,可用手指或手掌等将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用力压向贴邻的骨骼上,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止血带止血法每隔半小时左右,应放松止血带,以免组织坏死。
11. 下列急救措施中,正确的做法是( )。
皮下出血,一般外用活血化瘀的药,不久即可痊愈。
发生鼻出血,应安慰学前儿童不要紧张,让其抬头或平躺,成人捏住其鼻翼,压迫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
儿童发生切割伤,止血时可用脱脂棉或手纸。
幼儿发生跌撞后,应首先观察其体表有无伤口,如无伤口和血液外流现象,则威胁不大。
12. 在对儿童骨折的急救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
患儿有伤口出血时,应先固定,再止血和清洗创面。
未经固定,不可随意移动患儿,尤其是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的儿童。
急救时要注意预防休克,若有休克必须先抗休克,再处理骨折。
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
13. 下列急救措施中,正确的做法是( )。
大面积烧伤的学前儿童若清醒,则会要水喝,此时只能给其喝温热的盐水而不能喝淡水。
发生扭伤后,可立即采用热敷的方法,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一旦发现小儿将异物塞入一侧鼻孔,成人应用手指帮助其挖出。
儿童发生擦伤后可为其涂红花油,以减少肿胀。
14. 急救原则不包括( )。
减少搬运
抢救生命
减少痛苦
预防并发症
15. 血色鲜红,出血量多,呈节律喷射状,与心跳一致,时间稍长的出血可以判断是( )。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内出血
16. 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是( )。
用手指或手掌等压住出血管的上端(近心端)
用干净纱布紧压出血处
用拇指压迫耳屏前出血管的搏动处
用绷带包扎
17. 对于儿童烧伤的处理,错误的做法是( )。
烧伤后会很渴,应马上为其提供白开水。
应立即脱掉身上的衣物,但要注意避免因慌乱地脱衣服进一步损伤烧伤的创面。
立即冷却受伤部位,用大量冷自来水冲洗烧伤部位。
烧伤学前儿童在送往医院途中应取未烧伤侧的卧位。
18. 两膝并拢时,两脚踝分离,称为( )。
膝外翻(X形腿)
膝内翻(O形腿)
扁平足
佝偻病
19. 注射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
结核病
麻疹
脊髓灰质炎
天花
20. 预防接种证制度,具体指在儿童出生后( )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21. 利用高温、紫外线照射、稀释等办法杀灭或减少致病病原体的消毒方法是( )
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
生物消毒法
自然消毒法
22. 对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常根据该传染病的( )潜伏期而定。
最长
最短
常见
中间
23. 一般来说,幼儿园卧室内床头的间距应为( )左右,两行床的间距应为( )。
0.5m;0.9m
0.9m;0.5m
0.3m;0.5m
0.5m;0.3m
24. 下列关于各类特殊儿童说法,错误的是( )。
超常儿童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对智力落后儿童及早发现,及时开展早期养护工作,不仅能促进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还能使一些智力落后儿童得到一定康复。
聋童的言语发展滞后是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缺陷之一。
对于有残余听力的儿童,应及时配戴合适的助听设备,越早配戴越好。
25. 下列关于各类特殊儿童的说法,描述错误的是( )。
盲童由于视力缺损,应尽量少开展体育锻炼
盲童的形象思维贫乏,抽象思维发展缓慢
对盲童的感觉功能训练尤其要保护好盲童的耳和手
肢体残疾儿童最大的心理障碍是社会适应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