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单选题0.5分/题,共10分;多选题1分/题,共5分)
1.学习者因素是指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方面的差异。下列不属于学习者因素的是________。
年龄
学能
环境
学习策略
2.一对中国夫妻一起去看一部意大利语电影,妻子有过一年意大利的驻外经历,也因此学过一些意大利语,因此对意大利语和电影非常容易接受并欣赏。丈夫没有接触过任何意大利语或相关文化,电影结束后,他表示听意大利语非常不舒服,要不是情节吸引恐怕早就从电影院出来了。这个案例说明教育语境或背景能够影响一个人对语言或文化的_______________。
动机
学能
认知
态度
3.汉语的词单、双音节并存,双音合成词的构词语素之间意义关系复杂多样,单、双音节词在意义、用法上存在差别,所以____________是汉语二语词汇知识的重要心理基础。
语素意识
短语意识
声调意识
构词意识
4.___________试图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课堂,学生的表现与成绩存在差异,并产生了相关的测试。
认知风格
学能
学习策略
态度
5.学习者既利用一语知识,也利用二语知识,但是功能语类(虚词/形态)只能从二语输入中得到,所以不同一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功能语类的发展上是相同的;抛开语法的其它方面,学习者功能语类的发展可以达到母语者水平。这一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迁移假说
最小树形图假设
特征无值说
初始状态假说
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概念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世纪七十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
7.“关键期假说”主要讨论的是____________因素对语言习得的作用
年龄
学能
环境
学习策略
8.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包含的研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
习得过程研究
学习者研究
认知研究
偏误分析
9.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__________是指从教学研究向习得研究发展、初步形成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相关假设。
转化期
形成期
发展期
成熟期
10.发展序列是指习得特定语言结构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例如,英语否定句的习得一般经历:1no + X(No I speak English.);2 X(no)(I no speak English.);3助动词出现,附加否定(I can’t speak English.);4语法(形态)一致性,即母语者水平(He doesn’t speak English.)四个发展阶段,这种习得顺序一般不会受到教学的影响。这说明,教学对习得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有限。
路径
速度
效率
方式
11.克拉申的监控模式包含五种假说,强调输入、习得机制和学习者情感因素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忽略了教学的作用。这说明克拉申关于教学的观点是____________。
教学不可或缺
教学没有直接的作用
教学对二语习得具有积极作用
教学只有按照习的发展过程进行才能发挥作用
12.受宾语提前和基本句型“今天几月几号?”的影响,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会产出偏误句“我的生日10月12号。”分析和解释这类偏误属于__________的研究范畴。
语音偏误
词汇偏误
语法偏误
语用偏误
13.习得过程存在一语迁移,但由于一语、二语语法特征的强度不同,所以二语的强度特征只能从输入的二语习得,最终可以习得二语。这一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迁移假说
最小树形图假设
特征无值说
初始状态假说
14.加德纳和兰伯特最早提出二语习得的动机类型。 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语言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对说目的语的本族人有好感,希望与他们交流,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种动机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
工具型动机
融入型动机
综合型动机
任务型动机
15.在影响二语习得的诸多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可以解释学习者为什么选择学习某种外语、能够持续多久这种学习行为以及能有多大的决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种学习者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认知风格
学能
态度
动机
16.早期的二语习得研究认为,__________能够预测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和偏误,_________则是对前者分析结果的验证,即一语与二语的差异、一语迁移被视为语言偏误的主要成因。
偏误分析;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偏误分析
17.Wen(2006)调查了三项都会出现在初级中文课程中的汉语语法结构习得顺序,这三项语法结构分别是:动词补语结构(如“我说中文说得很慢。”)、疑问代词非疑问句(如“我弟弟什么电影都喜欢看。”)和“把”字句(如“他们把书都整理好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结构中,述补结构最早被习得,“把”字句最后才被习得。初、中级水平的受试者都存在着对“把”字句的回避现象。这说明,只有当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到能够分析处理句子倒装时,对“把”字句的教学才最有效。该实验能够用来证明_____________。
输入假说
习得假说
可教性假说
互动假说
18.不同的理论背景会影响人们对于教学因素的看法。认为___________因素重要的,自然会看中这一因素对教学的作用,教学自然就重要。如果认为内在因素重要,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教学,作用都是有限的。
态度
动机
学习策略
环境
19.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是普遍语法,学习者从第一语言获得的语言知识就是普遍语法原则。这一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迁移假说
最小树形图假设
特征无值说
初始状态假说
20.“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其中,认为教学是促进学习的活动,或者说是引起学习者认知、情感、知识、能力发生积极变化的行为或过程,属于教学的__________概念。
广义
狭义
21.在语用教学方面,应该让学习者了解具体文化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父母、老师、上级、年长者处于相对高的、有权势的地位。社会权势低的,如孩子、学生、下级对他们实施言语行为(如请求、拒绝)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讲授这种语言使用时,可以向学生说明语言形式和功能,并对核心行为语加以各种辅助功能,如用抱歉、感谢说明原因等词汇或结构来降低请求强加度,促进请求功能奏效。该案例的策略属于_____________,教学中可以向学习者提示文化,帮助他们在了解目的语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语用意识。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显性反馈
隐性反馈
22.布莱-弗罗曼比较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肯定了语言关键期的存在,并提出根本差异假说。下列不属于根本差异假说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
第二语言习得可以取得成功
与第一语言相比,第二语言在发展水平、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普遍差异
教学对二语习得具有关键作用
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具有重要作用
23.下列哪一项不是汉语词汇的特点_____________。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占优势。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
同音语素多。
24.__________是包含声调的语言,因此受母语正迁移影响,该国学生比较容易习得汉语声调。
法语
俄语
英语
泰语
25.学习者把一语的语法当作基础,不够时寻求普遍语法原则或参数的线索;结果是学习者很难真正习得第二语言。这一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迁移假说
最小树形图假设
特征无值说
初始状态假说
26.(多选题)学习者要确定学习策略,需要发现以下几个点:________________。
别人在哪些策略是有效的。
他们在一些语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是否优于其他学习者,在怎样的语境中表现更好。
哪些做法帮助其在这些具体任务上取得成功。
策略使用是否带来中介语的变化。
27.(多选题)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发现,相关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声调能力
母语背景
语境和任务情景
教学与训练
28.(多选题)通过研究,皮纳曼认为教学只有按照习得发展过程进行才能发挥作用,从而提出了“可教性假说”。下列那个研究结果可以支持这一假说?________________
语法教学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当所教的语言结构接近学习者在自然环境中有能力习得的语言结构时,课堂教学才能对学习者有用,才能促进语言习得。
从学习者方面来说,只有当学习者在心理上处于一种就绪状态时,才能够接受和掌握课程中所提供的语言形式。
教学可以促进语言结构的习得,加快语言能力的发展,但不能改变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
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语言发展阶段也并不一致,他们在心理上所处的就绪状态也随之有所不同。
29.(多选题)语言习得研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研究也是汉语学习理论的突破口。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
中介语分析
习得机制
30.(多选题)诺里斯、奥特加曾对40个关于教学作用的研究进行分析,讨论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对习得的影响。以下哪项是该项研究的发现?_____________
显性的形式教学比隐性的形式教学更加有效。
形式–意义互动教学比单纯的形式教学更加有效。
隐性教学的作用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显性、隐性教学的区分常常并不是很清楚。
31.(多选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研究主要涉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问题。
语音系统的构成
发音障碍和方法
中介语语音
语音发展特点和规律
32.(多选题)个性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体性格特质。经典的艾森克个性模型区分了三种个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艾森克“人格三因素”。
精神质型
外向型
神经质型
察觉型
判断题(1分/题,共5分)
33.一些语言习得研究者的实验证明,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如果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他们说第二语言就可以丝毫没有口音。如果六岁以后开始在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中学习,那么语言发音往往就会有一定的口音,而且年龄越大,口音越重。这一结果说明,语言关键期是存在的。( )
对
错
34.对比分析是通过对比学习者一语/目的语与二语的异同,分析、推理二语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对教学做出预测。由此可见,对比分析把语言因素看作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学习者第一语言会干扰和迁移到二语习得过程中。 ( )
对
错
35.构成学能的四个因素包括:音位编码能力、语法敏感性、记忆与学习以及对语言规则的推理、归纳能力。( )
对
错
36.态度是影响习得的学习者因素。态度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父母、朋友、学习环境、老师、种族情感等都是影响学习者态度的因素。( )
对
错
37.与汉语相似,泰语中也包含声调,而印欧语则鲜有声调。因此,与欧美学生相比,泰国学生更容易习得汉语声调。泰国学生和欧美学生的习得差异是因为学习者差异而产生的。
( )
对
错
38.个性因素与二语发展水平、二语学习意愿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经典开放型个性对学前儿童、成人的二语学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
对
错
39.尽管二语习得过程受语言普遍性的约束,但学习者因素仍能对发展序列、习得顺序产生影响,使其发生改变。( )
对
错
40.尽管很多研究证明语言关键期的存在,仍有很多研究者否定关键期的存在,或者认为关键期是相对的,所谓的“语言关键期”,是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 )
对
错
41.语言构成的一般方式或普遍原则(即语言普遍性因素)属于语言因素,会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 )
对
错
42.发展序列,又称发展阶段,是指习得不同语言结构或语言形式所表现的先后顺序,例如,英语动词曲折形式的习得顺序一般是:进行时-ing → 过去时的规则变化-ed → 过去时的不规则变化go-went/do-did → 第三人称单数-s。 ( )
对
错
43.关于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融入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在第二语言的学习结果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只有已融入二语人群或语言文化环境为目的才能取得成功,以第二语言为工具的动机最终无法促进学习者获得学习的成功。( )
对
错
44.学习者为了记住单词,可能会借助构词信息或搭配,如果这种方法有效,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使用,这样就会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 )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