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第四次形考作业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3金币,请先
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解决!
本套题为随机题,请按快捷键Ctrl+F在页面内查找,手机查找方法!

1.笑笑稍不满意就爱发脾气,这天又是如此,爸爸一气之下把下午买给他的小汽车没收了,说要给表弟玩。爸爸采用的是哪种问题行为干预方式?

负强化

责备

剥夺

暂时隔离

2.个人童年期的生活经验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弗洛伊德

皮亚杰

柯尔伯格

班杜拉

3.幼儿的问题行为表现在:

行为不足

行为过度

行为不适当

行为错误

4.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 )构成。

自制力

自觉性

坚持性

自我延迟满足

5.按照惩罚与儿童作用的方式,可以将惩罚大致分为:

责备

剥夺

体罚

暂时隔离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主要有:

目标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全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有助于探索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体差异

有助于改善幼儿园和家庭的社会教育水平

为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提供保证

为选择最佳的社会教育方案和模式提供依据

8.对于爱打人的孩子,一旦有打人的倾向就抓紧他的手,不准其攻击他人。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该做法运用的是强化法

该强化主要运用的是正强化

该做法运用的是惩罚法

该做法运用的是系统脱敏法

9.以下问题行为中不属于心理性问题的是:

歇斯底里行为

言语障碍

学习困难

撒谎

攻击性行为

10.导致幼儿产生问题行为的家庭方面的原因有: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环境

社区风气及学习环境

家庭社会地位

11.运用情境讨论法需要做到:

创设与社会性教育目标及内容相一致的社会教育情境

创设宽松、自由的交谈氛围

创设符合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水平的社会教育情境

运用开放式提问法拓展讨论的深度

阐明正确的观点和认识

12.有关强化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强化包括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负强化都是为了加强所期待的正常行为

正强化无效时可采用负强化的方式

负强化等同于消退

13.“为评价而评价”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目的性原则背道而驰。

14.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15.学前儿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主要是指对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认知。

16.由于儿童是不断发展中的个体,因此在评价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动态评价要优于静态评价。

1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一般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

1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

19.强化法是运用愉快刺激使期待的行为增加的方法。

20.气质是影响儿童行为发育的重要因素。

21.遭遇拒绝的儿童最易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而被忽略的儿童在各方面积极性都较低。

22.使用代币疗法时,当幼儿的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继续使用代币。

23.学前儿童说的话不符合实际情况就是说谎行为,教师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24.治疗儿童对常规事物及特定人物角色过分恐惧的干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

25.幼儿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与成人的自私是一样的。

26.年龄大的孩子比年龄小的幼儿问题行为更多。

27.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8.当指导目的是使幼儿增加某种行为时,一般可采用正强化法。

2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30.幼儿违反规则一般并没有主观的动机,往往是自己不明白规则的真实含义,同时也没有学会遵守规则。

31.母亲孕期及围产期的情况是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幼儿不愿与同伴接触,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等,都是行为不足的表现。

33.多动症属于属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哪一类:

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

心理性问题行为

品德性问题行为

34.撒谎属于属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哪一类:

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

心理性问题行为

品德性问题行为

35.以下不属于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特征是:

行为不足

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

持久性的困难

不理会现实

36.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个性表现、社会交往能力是制定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时需要参考的四大方面

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对集体和周围关心自己的人的爱的情感表现,以及控制、表达和交流情绪情感的欲望和能力等。

对学前儿童个性特点的评价是评价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交往能力特指个体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情感。

37.性格偏执属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哪一类:

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

心理性问题行为

品德性问题行为

38.两岁半的豆豆无论做什么总要叼着自己的奶瓶,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行为,家长在奶嘴上涂上辣椒,让豆豆意识到吃奶嘴的痛苦,从而放弃这一行为,这种干预技术是:

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法

惩罚法

39.教师评价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时,既要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也要了解儿童在家及其他公共场合的社会性表现,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 )原则。

目的性

全面性

客观性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40.常用于搜集学前儿童有关动机、态度、自我认识等方面信息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是:

自然观察法

谈话法

问卷调查法

情境测验法

社会测量法

41.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这种方法是:

陶冶法

角色扮演法

共情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

42.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最常用的定量化方法是:

问卷法

指标体系法

观察法

社会测量法

43.同伴提名法、配对比较法和行为评定表都属于:

自然观察法

情境测验法

问卷调查法

社会测量法

44.同伴提名法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中的哪一类:

自然观察法

谈话法

问卷调查法

情境测验法

社会测量法

45.如希望了解学前儿童参与社会角色游戏时的互动程度,最直观的评价方法是:

自然观察法

谈话法

问卷调查法

情境测验法

社会测量法

46.毛毛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一个周末,毛毛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玩。到了爷爷奶奶家,毛毛的爸爸很自然地帮爷爷做事情,妈妈则帮奶奶剪指甲。这一切毛毛都看在眼里。下午,奶奶从外面买东西回来,刚进门,毛毛就主动地帮奶奶拿拖鞋。奶奶开心得不住夸毛毛是个好孩子。这一案例表明学前儿童社会学习具有( ? ? )的特点。

实践性

随机性和无意性

长期性和反复性

情感驱动性

47.某幼儿在于同伴发生冲突后总喜欢讲脏话,这种行为属于:

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

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

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

正常的行为

48.冉冉因为小时候被声控玩具惊吓而害怕玩具娃娃,教师选择在冉冉开心时陪伴她一起观看儿童与娃娃快乐游戏的图片,并找来她最信任的人在她面前表演和娃娃一起游戏的愉快场面。渐渐地,冉冉有了很大进步。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行为干预技术是:

强化法

惩罚法

模仿法

系统脱敏法

代币制

49.“为评价而评价”的做法违背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 )原则。

目的性

全面性

客观性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50.乐乐总喜欢打人,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乐乐打人的次数明显少了,老师奖励他巧克力,并告诉他“之所以有巧克力吃是因为今天没有打人”。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明确强化行为

恰当选择强化刺激物

协助儿童明确强化物和强化行为的关系

期望行为未出现便撤销厌恶刺激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