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个属于世界现代史上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
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现象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渗漏事件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我国四大海区中,( )水质最差?( )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3.以下哪部法律属于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 )
《水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4.以下哪部法律属于将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集于一体的环境保护法律?( )
《水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5.长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 )年以上的宏观计划。
5
8
10
12
6.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 )年。
2—3
3—5
5—8
5—10
7.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 )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加拿大
美国
英国
法国
8.以下哪个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
模糊性
客观性
主观性
局部性
9.我国于20世纪( )年代末开始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0
70
80
90
1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原则、内容和程序以及法律责任做了全面规定。
2000
2001
2002
2003
11.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两级组成,为:( )
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
国家级标准和行业级标准
管理规范类标准和环境基础类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12.以下哪些是自然形成的环境?( )
地质环境
生物环境
土壤环境
大气环境
13.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各种生态因素,即环境条件。包括( )
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
生物条件和地理条件
人为条件
14.我国的环境标准的特征包括:( )
规范性
强制性
制定程序严格
显著的技术性和时限性
15.环境标准的意义在于:( )
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一定时期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体现
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推动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
16.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组成,具有( )的特点。
协调性
层次性
配套性
发展性
17.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物理指标的测定
化学指标的测定
生物监测
生态监测
18.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包括( )
行政、经济
科学技术
宣传教育
法律
19.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
环境污染
环境破坏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20.以下哪些属于环境破坏现象?( )
毁林开荒
过量放牧
掠夺性捕捞
乱猎滥采
21.从生态学的环境定义可知,其范围要比环境科学的环境定义狭窄的多。( )
对
错
22.新《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4月24日发布,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
对
错
23.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只包括生活环境,不包括生态环境。( )
对
错
24.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所列举的15种环境因素包括了所有的一切自然因素。( )
对
错
25.在环境保护法学中,将自然资源与环境并列或者分离出来的说法是正确的。( )
对
错
26.由自然界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或者第二类环境问题。( )
对
错
27.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或者第一类环境问题。( )
对
错
28.环境保护法学研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原生或者第一类环境问题。( )
对
错
29.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属于环境破坏现象。( )
对
错
30.城市和乡村是自然形成的环境( )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