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实用法律基础》终结性考核(省考学生专用)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3金币,请先
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解决!

1.冲突规范的结构包括

实体法

范围

程序法

系属

2.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时限表述不正确的是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审结

3.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其与国家订立的协议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成为条约。

正确

错误

4.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下列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是

依法可能判处管制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的

依法可能单处驱逐出境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的

侮辱、诽谤案

遗弃案

5.法人的诉讼行为能力在法人到庭应诉时自然产生。

正确

错误

6.扰乱市场秩序罪包括

虚假广告罪

串通投标罪

合同诈骗罪

假冒专利罪

7.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进行审查,下列属于审查内容之一的选项是

审查起诉书中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

审查证据是否确实

审查证据是否充分

审查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8.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犯罪的主体

犯罪表示

犯罪的目的

犯罪的故意

9.关于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各级检察机关均享有法律规定的抗诉权

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应当经当事人同意

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法院应当再审

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而进行再审的案件,法院应当组成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审理

10.下列事项中,应适用裁定的是

宣告被告人无罪

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

对违反法庭审理秩序人员实施罚款、拘留

二审人民法院撤销一审法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决并发回重审

11.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正确

错误

13.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由联合国大会统一作出规定。

正确

错误

14.人民法院对下列被告,经两次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以拘传的是

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的被告

实施了共同侵权行为的被告

离婚案件的被告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15.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对( )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

强奸

抢劫

投毒

16.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

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2个月

17.下列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拘传

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可以不经院长批准而直接将其拘留

人民法院对个人作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三千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18.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正确的做法是

一律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的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限制

一律只就与上诉或抗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对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前面的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限制;对刑事案件,应就与上诉或抗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只有对民事诉讼案件,应就与上诉或抗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对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应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的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限制

19.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属于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的事项是

审判组织形式

合同案件的管辖法院

案件是否开庭审理

举证责任的分配

20.下列属于主刑的有

管制

罚金

死刑

没收财产

21.离婚案件有诉讼代表人的,本人不必出庭。

正确

错误

22.下列不属于犯罪的特点是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情节严重性

23.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即

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作为与不作为

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

24.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故意杀人的犯罪分子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分子

实施盗窃的犯罪分子

25.对正在进行的抢劫采取防卫措施,造成伤亡的,属于防卫过当。

正确

错误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