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下图为苏轼( )贴中的花泥二字。
《寒食帖》
《自叙帖》
《多宝塔》
《古诗四帖》
2. “势”是通过有形的( )传达出一种无形的感受和判断。
精神
心理
“体”
构图
3. 在书法理论中比较早比较全面提出“势”的概念的当推东汉末年( )的《九势》。
怀素
蔡邕
张旭
杨凝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0 分,共40分)
4. 通过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书法学习模式:( )( )( )神采、玄微、宕逸。
识势
加功
变态
精进
5. 下图的“痛当奈何”为( )的书法家 ( )写的《丧乱帖》中的字。
西晋
东晋
王羲之
曹丕
6. ( )朝的书法家( )提出的“字外有笔”这几个字,使我们领悟到笔势表现的谜底。
东晋
王羲之
清代
王澍
7. 对于“势”的产生与认知是由( )和( )两方面展开的。
整体
客观趋向
局部
主观意向
三、判断题 (每小题5分,共 20 分)
8. 笔意是点线产生运动趋向的动因,笔势是表现运动趋向的过程。
对
错
9. 下图为王羲之的中秋贴。
对
错
10. 笔意的表现方法是依体成势、依形成势、依笔成势。
对
错
11. 笔势产生发展既有人为控制的因素,也有自然因素。
对
错
12. 清代郑板桥说要“字外有笔”。
对
错
四、书法作业练习(10分)
13.题目:临摹王献之《中秋帖》全篇
目的:体会王献之行草笔势的连贯畅达,体会一行之内的连与断的对比关系
尺寸:四尺三裁(约46厘米*69厘米)
纸张:纸质不限
评分标准:
符合题目要求,体现练习目的5分
接近原作程度4分
画面整洁规范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