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一般社会团体或其他群体的组织领导活动相比,国防动员组织领导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它的( )。
集体性
军事性
国家性
群众性
2.
战时动员下达任务的方式以( )为主。
命令
决定
通知
公告
3.
( ),是实现动员目标的关键和途径。
理解动员任务
控制动员行动
定下动员决心
协调动员活动
4.
( )是我国动员准备的基本原则。
长期准备,打牢基础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平战结合,“双应”衔接
5.
从利益关系上讲,( )是全局利益的集中体现。
战争手段
战争结果
战争利益
战争目的
6.
( ),是为满足现役部队或预备役部队兵员补充的需要而进行的动员。
兵员补充动员
支前力量动员
作战力量动员
民防力量动员
7.
国防动员计划按( )划分,分成总动员计划和局部动员计划。
时间
性质
等级
要素
8.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的( ),负责国防动员潜力的一线统计调查工作。
领导机构
执行机构
组织机构
调查机构
9.
临战阶段核查主要动员潜力工作,在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统一组织下,按( )的原则进行。
部门分工
分级负责
整体筹划
统一组织
10.
( ),是涉战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进入临战状态的首要工作。
按计划配发武器装备和器材
组织临战训练,提高遂行任务能力
修订战时行动预案,按计划落实相关保障
按战时要求调整健全组织
11.
动员组织领导活动的个别形式包括( )。
组织实施
平时管理
指挥控制
组织协调
12.
( )是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主体。
国务院
政府
中央军委
国家
13.
平时的“应急”行动和战时的“应战”行动,在( )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指挥主体
动员对象
方法手段
目的要求
14.
国防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
国家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战区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乡镇级以下地方各级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
15.
动员指挥控制平台和信息网络传输系统,包括( )。
信息网络平台
动员软件平台
民兵信息网
动员指挥平台
16.当国家做出国防动员实施的决定后,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正确
错误
17.国防动员事务管理服从于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也需要依托事务管理来实现。
正确
错误
18.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是对动员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保持纵向指挥通畅、横向协调一致、总体密切配合的根本保证。
正确
错误
19.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家和政府的国防行为,不是社会行为。
正确
错误
20.临战状态是连接平时状态和战时状态的过渡阶段。
正确
错误